10
2019
-
10
比天賦更重要的,是正確的學習方法
在我們的印象中,似乎書中筆記做得越全越密、越善于使用顏色畫記號的人,平時拿著錯題庫一道道鉆研的人,理應既高效成績又好。 書里的研究結果顯示:如果你在書上記特別多的筆記,畫特別多的線條,你的大腦就不去記它了,就已經忘記了。 接下來,和筆記君一起跟隨樊登老師的步伐,一探究竟吧~ 一、誤打誤撞的正確學習方法 我上中學的時候經常被班上的女生“圍攻”,原因是她們說我都沒有努力過,憑什么學習成績那么好
所屬分類:
學習方法
在我們的印象中,似乎書中筆記做得越全越密、越善于使用顏色畫記號的人,平時拿著錯題庫一道道鉆研的人,理應既高效成績又好。
書里的研究結果顯示:如果你在書上記特別多的筆記,畫特別多的線條,你的大腦就不去記它了,就已經忘記了。
接下來,和筆記君一起跟隨樊登老師的步伐,一探究竟吧~
一、誤打誤撞的正確學習方法
我上中學的時候經常被班上的女生“圍攻”,原因是她們說我都沒有努力過,憑什么學習成績那么好。
我記得很清楚,有個女生在畢業紀念冊上給我的留言是“不要浪費了上天給你的天賦”。
這個女同學的每本書都記滿了筆記,還用各種顏色的熒光筆畫滿了重點。
我其實一直都很崇拜能夠熟練使用多種顏色畫記號的人,實在不知道有什么規律可循。而我就很汗顏了,每學期結束時,書本比臉還干凈,最多在老師布置作業的地方打個勾。
高三畢業時,全套“新書”可以留作紀念。
我從不相信自己有什么天賦,因為學習真的不容易。
但我特別愛考試,沒有測驗的時候,我就和同學互相出題考著玩。
每次大考之前,我不會一遍一遍地看書、看筆記,而是拿出一張大紙,靠自己的回憶把這學期學習的公式、重點、單詞、生字、詩詞都默寫一遍。
每門課用一張紙。遇到想不起來的,就使勁想一會兒。最后才查書,補充完善這學期的知識圖譜。
這樣一來,上考場的時候就不會遇到特別意外的題目了。
我忘記了這個方法是我自己發明的,還是我爸爸教給我的,總之有效。直到今天,我講每一本書也只是看一遍,半個月后要準備講的時候再拿出一張白紙……
以前不知道這樣的方法為什么有效,直到我讀完了一本叫《認知天性》的書,發現自己竟然誤打誤撞地運用了正確的學習方法。
這本書是一組嚴謹的心理學家用很長時間做實驗,統計分析,總結出來的關于如何學習的研究成果。
他們把我常用的這個套路稱為:
檢索,間隔,鞏固,細化,遷移……
聽起來“高大上”了很多!
書里的研究結果顯示:如果你在書上記特別多的筆記,畫特別多的線條,你的大腦就不去記它了,就已經忘記了。
所以我們的天性以為我們努力地記筆記,多重復幾遍,多背幾遍,似乎能夠記得住,但事實上不是。
因為那些方法并沒有給大腦帶來挑戰,沒法起到鞏固的作用,只會讓人誤以為自己已經掌握了。
用今天流行的話講就是:你只是假裝很努力!
人們都不喜歡挑戰自己,也不喜歡挫敗感。相比較而言,一遍一遍地畫線要輕松得多。可惜,輕松的學習是無效的。
所以說,學習好不是靠天賦,而是有正確的方法。《認知天性》教給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如何有效學習。
科學的學習方法能夠讓我們的學習變得更加輕松、更加科學并且能夠很快地掌握到事物與事物之間的聯系。
這對所有的人來講都是一個特別重要的事情,因此我把這本書定義為《刻意練習》的升級版。
《刻意練習》這本書中提到過一萬小時的原理,用3F原則,不斷地去練習一個東西,你就可以變得很厲害。
而《認知天性》這本書更加細致地研究了刻意練習,提出了很多對刻意練習的挑戰,也有很多進步的地方,所以非常值得學習。
二、認清學習的本來面目
1.心智模型的建立:怎樣才算真正的學會一件事
有一個叫做馬特?布朗的飛機駕駛員,有一次在駕駛過程中,他突然發現一個引擎熄火了,接著飛機立刻開始傾斜。
這時候他的大腦當中就快速地回憶起了非常多的知識。
他需要算今天這個飛機上有多重的貨物,這么重的貨物,用單個的引擎夠不夠?需不需要重新啟動?重新啟動會有什么樣的風險?如果重新啟動可以起來的話會是什么樣的角度?如果不可以起來的話,會有什么樣的問題?
進行了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操作,馬特?布朗把這個飛機安全迫降在了機場上。
這個過程是要告訴我們什么呢?
就是當你真的坐在飛機駕駛位上的時候,是沒有時間去查谷歌,甚至連查操作手冊的時間都不夠,只能夠靠你大腦當中所擁有的知識快速地運算。
所以僅僅在腦海當中儲存一些知識是不夠的,要把它形成能夠自動調用的心智模型,就是能夠讓這些知識自動地組合、自動地使用,然后形成一套體系,這才算我們真的學會了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