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2019
-
09
新法制報:西山學校多元化教育 “小足”嶄露頭角
------西山學校16名少兒入選北京八喜足球俱樂部,章宇晴入選國青女足(U—17)隊 江西省西山學校是一個孩子夢不落以及夢想起航的殿堂,300多名教育與教練精英,組成一座非同反響的教育航母,9年響徹贛鄱,更向著中國民辦教育第一品牌穩健邁進。 “德智體美”是評判人才的重要標準,江西省西山學校圍繞“教體結合、共育良才、體腦結合、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努力樹立“以體健體、以體育德、以體啟智、以體士
所屬分類:
媒體看西山
------西山學校16名少兒入選北京八喜足球俱樂部,章宇晴入選國青女足(U—17)隊
江西省西山學校是一個孩子夢不落以及夢想起航的殿堂,300多名教育與教練精英,組成一座非同反響的教育航母,9年響徹贛鄱,更向著中國民辦教育第一品牌穩健邁進。
“德智體美”是評判人才的重要標準,江西省西山學校圍繞“教體結合、共育良才、體腦結合、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努力樹立“以體健體、以體育德、以體啟智、以體士美”的“四美”意識,以打造西山體育教育品牌為奮斗目標,意圖培養更多特色優秀人才。為此,學校創建之初,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建立了包括足球、武術、龍獅等在內的49個特色班。在近十年來的辦學實踐中,無論是西山足球、西山武術還是龍獅表演等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體育藝術“2+1”
蔡元培曾說“完全人格,首為體育”。新課改推行以來,西山學校堅持教育部倡導的“體育藝術‘2+1’項目”實驗。采取學生自主選項,按體育項目分班重組學習,男女分開上課的教學模式,同時,各體育老師按特長競爭上崗,極大地滿足學生對體育課老師及教學內容的選擇性要求。由此,提高了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主動性,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愛好,也達到了增強當代青少年身體素質、普及大眾體育的目的。
為了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中實際技能的提高,深化體育課的需要,改變多數教練員單一技能狀態,組織教練員速成培訓班,項目包括足球、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田徑、套路、無線電測向等。
作為一所全日制、全寄宿學校,如何組織課后業余時間及節假日的體育鍛煉也成為學校重大課題之一。西山學校積極開展以體育課教學為中心,包括課外社團活動、節假日校園聯賽及運動隊校外參賽在內的“四位一體”的學生群眾性健康活動。完備的設施設備也為學生的體育鍛煉提供了良好的場地條件,比如2個400米標準塑膠跑道、標準的天然和人工足球草坪各一個、標準的室內運動場等等。于是,一系列有組織的體育鍛煉積極開展起來:如晨練跑操,即小學三年級及其以上的學生早晨須在運動場跑步至少1200米;大課間的集體會操;課后的社團活動比賽等,努力保證每天至少一小時的運動,讓學生的業余精力有了發揮的方向。
體育課改的不斷推進,使學生在智育與體育之間實現平衡協調發展,學生們的體能狀況也有所改善,方便更好的投入其他的學習、生活。在2011年11月舉辦的南昌市民辦教育系統學校運動會上,西山學校斬獲金牌42枚,取得總成績第一的好名次。
足球開啟高校門
西山足球運動隊在西山體育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2007年,經過江西省足球協會的多次調研和考察,與西山學校共建了全省唯一的青少年足球重點訓練基地,基地成立不到4個月,先后在各種大型足球賽事中所向披靡。省足協主席張天元表示:基地成立的目的是實現足球從娃娃抓起,培養中國足球后備人才,西山足球特色班的學生高中畢業后將有60%的球員可以免試進入高校就讀。高標準、高規格的足球運動場地使孩子們能盡情馳騁在綠茵場,滿載夢想,讓快樂在綠茵場延續,享受足球帶來的無限樂趣,激情釋放!
省足協為基地配備了豪華的教練陣容,實力雄厚的教練隊伍與西山學校的文化教育團隊并舉,為學生的文化學習和足球訓練保駕護航。西山學校把足球作為一種育人方式,培養學業與足技齊飛的運動員,在平常的課業學習之余,西山學校充分利用其優勢在校內在讀學生中挑選對足球感興趣、身體素質好,適宜踢球的學生作為培養對象,根據學生的年齡段分別組建U9、U11、U13、U15等四支男隊和女隊一支,創建了“在校—在讀—在訓”的足球運動“西山模式”,做到踢球、讀書兩不誤。其次,安排科學合理的訓練時間和制定詳細的訓練計劃:高中足球隊員是下午訓練,初中和小學的隊員是早上6點到6:50,下午4點半到6:15,每天有近3個小時的訓練時間,于技術上尋求跨越。此外定期組織足球隊員夏訓或冬訓,冬季到贛州進行小球訓練,夏天到福建、深圳等地進行訓練,積累賽場經驗。
專門的特色教育結出累累碩果:在“2007年百事球王爭霸賽江西省分賽”中榮獲第三名;在“2007年茵寶杯五人制足球決賽”中獲得第一名和第三名;在2011年“體彩杯”成都市全國少兒足球邀請賽中獲乙組亞軍…更加值得驕傲的是,2012年4月16日,由江西省本土少年組成的16人足球隊被北京八喜足球俱樂部整隊錄取;2010年10月章宇晴同學入選江蘇青年女足,2011年底榮獲國家一級運動員稱號,2012年6月更是光榮入選國家青年女子足球(U—17)隊。
武術綻彩“大舞臺”
中國功夫歷來被世界人民所推崇,傳統的中國武術滿含魅力色彩。西山學校的武術特色不僅走出江西,而且多次走上央視舞臺,走進了舉世聞名的英國愛丁堡軍樂節。2006年,受國家文化部派遣,西山學校應邀參加英國愛丁堡軍樂節。25場精彩的表演吸引了22萬人到愛丁堡廣場觀看,世界級媒體BBC電視臺和聞名英國的《先驅報》、《每日新聞報》、《蘇格蘭報》等著名媒體爭相報道了此事。愛丁堡軍樂節執行主席梅爾先生稱贊西山學子的表演“完美地代表了中國”。英國共有600萬人觀看了英國廣播為此制作的電視片,該片后來在世界各地上映。2011年的全國第七屆全國城市運動會10月16日晚在江西南昌國際體育中心隆重開幕,西山學校的武術節目《蓄發的力量》精彩絕倫,完美亮相,也成為當晚亮點。由此,可見一斑。
木蘭拳是中國國家體育總局推出的一項武術競賽拳種,已被中國武術院正式確認為中國武術第130種新拳種。木蘭拳是在傳統“木蘭花架拳”的基礎上,吸收部分體操、舞蹈動作而形成的一項武術健身運動。西山學校依照其“教體結合、共育良才”的辦學模式,于2008年4月引進木蘭拳特色教育,為本校體育教學項目又添新瓦。在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教練精心教學以及學生們的刻苦訓練下,木蘭拳的教學取得了長足進步。2008年11月,該校木蘭拳在浙江獲得全國冠軍;2009年6月,在江西省“西山國際杯”木蘭拳比賽中,該校獲冠軍;2010年上海第十屆國際武術博覽會木蘭拳項目比賽中,木蘭拳隊員更是一路過關斬將,取得優異成績。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重新認識到了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價值,積極投入學習、研究,西山學校的武術教學為傳承中華武術,發揚民族精神提供重要支持。就像現在太極在人群中的流行熱度一樣,套路、散打、木蘭拳等的學習也將培養一部分人并將其廣泛流傳開來,使更多的人了解、學習中國武術,不再單純的停留在電視電影的印象中,也為全民運動提供又一個不錯的方式。
龍獅表演齊喝彩
中國是龍獅運動的發源地。舞龍、舞獅自問世以來,一直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歷代相傳,長盛不衰,并由此形成了燦爛的龍獅文化,也是祖先留給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
西山學校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下發的《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科學合理的安排各項藝體課程,使藝體工作在全校有了廣泛的學生基礎,不斷發現并培養出藝體拔尖人才。龍獅運動正是其中值得稱道的特色之一。
2007年1月,西山學校整合優勢教育資源,與江西省龍獅協會合作共同建造了江西省龍獅運動培訓基地。龍獅基地的成立,再次表明西山學校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決心與貢獻。學校投入專項資金購置了全套舞龍舞獅設備,組建了一支年輕、充滿活力的龍獅表演隊伍,并且聘請專業的教練利用每周三、六晚上和節假日,根據國家規定套路對學生進行訓練。艱辛的訓練同樣收獲了不小的回報,龍獅隊先后取得了豐碩成果:2006年,該校北獅隊在江西省首屆龍獅錦標賽中榮獲全能第一名,舞龍隊獲銅獎;在中國(九江)國際龍獅精英賽中,北獅隊榮獲銀獎;2007年9月,該校北獅隊和舞龍隊在江西省第三屆全民健身運動會“西山國際杯”舞龍舞獅比賽中分別獲得金獎;2007年11月,北獅隊在第二屆中國(九江)國際龍獅精英賽中榮獲銅獎。
西山體育取得的成功,證明了學校領導對西山體育特色教育定位的科學性和準確性。但再輝煌的成績也只代表過去的付出,在今后的體育工作中,西山學校將始終堅持在穩步發展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爭取新的閃光點,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打造中國未來體育之星。
記者手記:
無論是民辦系統學校運動會的總成績第一,武術龍獅表演走向全國、世界,還是西山足球16人隊選入北京八喜足球俱樂部,章宇晴成為國家青年女足(U—17)隊成員,無不是西山體育特色教育成功打響其品牌知名度的良好證明,也為西山學子的成長成才指明了新的方向。青山綠水相伴的西山學校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各方面滿足學生們的學習、生活需求,相信西山,相信這個夢想起飛的地方!